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论坛
深化审计监督 筑牢节约防线 ——连云港市审计局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5-06-27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2025年5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指明了方向。连云港市审计局积极贯彻《条例》精神,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建设节约型机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贡献力量。

一、认真学习领会,明确审计监督的重要性。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到贯彻《条例》、加强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在系统联系中全面学习。要逐字逐句认真研读《条例》,把文件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联系起来,与中央、省市关于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差旅费管理、“三公”两费管理、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联系起来,系统学习、系统研究、系统思考,准确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在融会贯通中全面把握。要全面把握《条例》的核心内容,从出台背景、关键措施及审计监督等维度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将以往制度与新的形势和要求、新制度出台背景联系起来,全面把握《条例》精神,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在紧密结合中全面落实。审计机关作为公共财政资金的“守护者”,要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把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有机结合,与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推动党政机关转变作风有机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

二、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实施审计监督。

近年来,连云港市审计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将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差旅费管理、“三公”两费管理、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纳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常规性经济体检清单。一是持续关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查预算申报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超出实际需求申报、多列项目虚报、重复申报等问题;审查预算执行是否真实合法完整,有无超预算支出、无预算支出、虚列支出、挤占挪用、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二是持续关注“三公”两费等支出情况。审查“三公”两费等公务支出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情况;关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情况,审查有无未按规定压缩经费支出规模、转嫁摊派费用、违规列支等问题;审查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有无超编制、超标准配备车辆或公车私用等问题。三是持续关注政府采购情况。审查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审批情况和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有无超预算无预算支出、随意更改采购计划等问题,有无重复采购、超标准采购、以化整为零等形式规避公开招标等问题。四是持续关注办公用房和资源节约情况。审查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是否超标,是否合理配置和集约使用办公用房,是否存在豪华装修或违规占用多处办公场所等情况;审查资产资源统筹盘活情况,有无资产管理不到位、资源闲置等问题。

三、创新审计方法,审计监督效能显著。

连云港市审计局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改进审计管理和组织方式,先后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组织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管理使用、公车改革等不同领域专题审计,在促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方面效能显著。一是建立常规性经济体检清单。连云港市审计局将一般性支出压减和“三公”两费管理使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决算草案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等事项,细化为常规性经济体检清单。每年采集300余家市级预算单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和非税收入数据,综合分析研判,统一编制各类自查表,通过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方式,提高审计覆盖率和现场审计效率。截至2024年底,共促进预算单位加快支出进度,安排使用专项资金和工程建设资金9000余万元,上缴财政各类结余资金6000余万元,上缴非税收入4.39亿元。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预算单位出台相关制度文件23件。有效盘活商业性户外广告设施、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等市政公共资源。二是大数据赋能提升审计质效。连云港市审计局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技术的优势,依托大数据分析方法,采集各公开网站数据、公车管理平台数据、资产管理系统数据等,利用Oracle19c、NEO4J、Python等工具对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Tableau、Echarts等可视化工具构建75个数据分析模型。例如,通过分析公务卡消费记录,识别是否存在违规报销或套取资金的情况;通过比对“三公”经费支出数据,查看是否存在化整为零、隐蔽支出等问题。三是建立普发类行政指导意见书。连云港市审计局根据每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制作完善普发类行政指导意见书,面向市级各一级预算单位和其所属独立核算的单位发放,对每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一至两个易发多发问题及共性问题进行专题指导,在对“三公”经费、预算项目经费使用等问题进行行政指导的基础上,2024年又对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年底突击花钱等需提醒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指导。近年来共发放指导意见书900余份,实现了对预算单位行政指导工作的全覆盖。

四、加强协同联动,形成长效常态机制。

加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长效机制,在提升监督效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政策落实、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以及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深远意义。一要加强内部审计协同。2025年,连云港市审计局向88家内部审计单位印发《2025年连云港市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引导其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内部审计检查指导全覆盖,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和业务培训,提升各单位内审人员能力水平,共同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二要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动。通过加强与财务、资产、基建、采购等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协作,促进完善预算管理、经费支出、“三公”两费、招标采购、资产管理和公车管理等方面制度,形成厉行勤俭节约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三要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联动。进一步深化纪审、巡审合作,健全会商协同、线索移交等机制,不断加强与人大预算监督、党政督查的协作联动,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为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内容,强化经常性监督检查,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纪律要求。

《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作风建设、解决现实中突出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审计机关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可以有效遏制党政机关的铺张浪费行为,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未来,审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审计方法、加强跨部门协作,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效能和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图为连云港市审计局召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座谈会情况、审计人员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关注资产管理情况。(舒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