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方法,它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发挥审计监督效能。笔者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在审计行业中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就如何做好人工智能审计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工智能在审计运用中带来的挑战
(一)增加了各种成本。人工智能虽然有诸多便利,但它必须从前期开发、中期维护和后期检修等工作上花费时间和金钱,这样成本无疑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目前对于人工智能审计过程中发生的行为监管、责任划分的问题还不完善,因此在监管力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后续审计风险处理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再加上人工智能自身的复杂性,当其系统遇到故障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故障排解成本也将大幅提升。
(二)缺乏有效的审计沟通。人工智能由于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以及情感因素,在审前调查、审计取证以及审计报告等阶段无法作出理性的判断。因此,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替代基础性、批量性的审计工作,但想完全替代审计人员的工作从目前看来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说如果审计工作仅仅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而忽视了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得到的审计结论可能会过于片面或者不够准确。
(三)技术人才短缺。现在审计工作业务面广、专业性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掌握财务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审计工作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其操作和后续管理十分复杂,如果不掌握这方面知识审计人员则无法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审计。不仅如此,从传统审计向人工智能审计的转变,需要审计人员改变多年习惯的工作方法及经验,容易引起审计人员对人工智能审计理念及审计技术的畏惧及抵触心理,这对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做好人工智能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审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审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审计人员工作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工作方式需要从人工操作的模式转向人机协同的方式。因此,审计人员要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主动转变思维观念,认识到人工智能审计是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审计人员要将人工智能理念与审计理念融合,形成人工智能审计理念,用以指导新的审计工作方法和模式,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审计的优势所在,将人工智能思维全面融入到具体审计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
(二)加强人工智能知识学习。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复合型审计人才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审计顺利推进及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之一,“审计+人工智能”模式必然成为审计工作的主流模式之一。因此审计人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努力学习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积极参与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做到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使得人工智能与审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审计成效。
(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人工智能审计的背景下,审计人员仅依靠传统单一审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无法胜任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除了加强学习外,还需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持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具备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学会从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剖析。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严格遵守审计相关准则制度,忠于职守,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所以,审计人员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适应人工智能审计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武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