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论坛
审计证据应具备的几点要素
信息来源:灌南县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4-08-19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明确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笔者结合近几年审计工作的经验简要谈一谈这几点要素。

一、客观性

客观性一般是指审计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它要求审计证据必须是真实可靠且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必须与事实相符,主观判断越少的证据,越能客观地反映被审计事项,其证明力越强,如果无法真实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则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

二、相关性

相关性一般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之间有实质性联系。审计人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审计目标,对审计证据没有进行完整的分析,仅仅认为证据越多越好,那么很容易取得大量与审计事项无关且重复冗余的证据,无法支撑审计结论。这样不仅浪费了审计人员的精力,取得的审计证据也不能被有效使用。?

三、充分性

充分性一般是指审计证据足以证明审计事项并形成审计结论。有的审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仅仅反映出审计事项的局部情况,这样可能会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难以被发现,最终降低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只有审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足够充分,将审计事项的全面情况反映出来,才能够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四、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种类,并依照法定程序取得。这意味着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收集方式和手段等要符合法定程序,形式也要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确保审计证据的合法合规。

综上所述,具备了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审计证据,有助于审计人员得出准确可靠的审计结论,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武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