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文化
南疆行
信息来源:灌南县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5-09-12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2025年秋,盼望已久的新疆之旅终于成行。8月22日,我们一家六口从连云港花果山机场出发,开启为期十天的南疆之旅。这是一次跨越山河的行走,更是一场融合自然、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体验。

抵达成都天府机场,已是深夜,这座“天府之国”的枢纽以温润的夜风迎接我们。虽只是中转停留,但已让人感受到西南地区特有的闲适气息。

8月23日清晨,我们驱车前往都江堰大熊猫基地。在翠竹掩映的生态园区,圆滚滚的大熊猫或攀爬嬉戏,或抱着竹枝酣睡,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小孙女盼兮咯咯笑个不停。此行特别值得纪念的是,大孙女梦兮因获得蓝桥杯省一等奖而晋级国赛,途中我们特意租用民居为她提供两小时的安静考试环境。在旅途中完成一次重要考试的经历,成为独特的成长记忆。下午飞抵喀什徕宁机场,然后前往入住的喀什老城民居,那里独具特色的维吾尔建筑令人惊叹:雕花拱门、彩绘梁柱,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宛如《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

8月24日清晨赶往疏附大巴扎。这里古代就是帕米尔高原下的物资集散地,不仅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干果,还有热闹的牛羊交易市场。小孙女盼兮好奇地摸摸羊屁股,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众人大笑。下午沿中巴友谊公路驶向白沙湖。湖水澄澈如镜,银白色的沙山环绕着湛蓝湖面,与远方的雪山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我们站在湖的北岸,狂风呼啸,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只能稍作停留便匆匆返回车上,即便如此,那风沙漫卷的壮阔景象依然深深烙印在记忆中。

8月25日,这一天是边疆精神的洗礼。红其拉甫国门海拔4733米,五星红旗在雪山间猎猎作响,庄严的国徽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国门前眺望境外苍茫的山峦,再回望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股热血在胸中奔涌——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大门,是无数边防战士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的疆土。 瓦罕走廊的苍茫天地间,仿佛还能听到丝绸之路的驼铃回响。在“鸡鸣四国”的边防第一哨所,边防军民用青春与生命守护国土的事迹,令人无比敬佩。回望盘龙古道在帕米尔高原上盘旋的600多个弯道,感叹“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班迪尔蓝湖犹如跌落的翡翠,湖水的颜色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幻莫测。当晚入住塔吉克民宿时已夜深,但主人全家都在夜幕下等候我们的到来。独具特色的大通铺,成了两个孙女嬉闹的舞台。

8月26日早晨,淳朴的塔吉克人家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奶茶、鸡蛋和馕,虽然语言不通,但温暖的笑容是最好的交流。临别时,妻子还与塔吉克族老大妈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得的民族情谊。慕士塔格峰2号冰川的探险令人难忘。当地彪悍的柯尔克孜人向导兰兰(小伙子却起了女性化的名字)开着越野车带我们穿越沙滩、草地、河泽和山坡,不畏难阻,勇往直前,最后一段山路还需要骑马而行。路途艰险终生难忘,但当我们终于登上冰川之巅,望着万年冰层在阳光下折射出幽蓝光芒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8月27日,在喀什老城的裁缝店,我们精心挑选艾德莱斯绸布料,为全家定制民族服装。师傅仔细为我们量体裁衣,吩咐三天后取衣。下午我们前往天山、昆仑山交汇处,目睹了这座神奇的地理分界线,两座雄伟山脉在此相遇,橙红色、灰色、白色层层分明,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沿途经过五彩山,层层叠叠的山体在阳光下呈现出红、黄、绿、紫等缤纷色彩,宛如上天打翻的调色板。随后我们来到贝壳山,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山丘却布满了海洋生物化石,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最后我们赶往西极石碑,在这里见证了祖国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壮美时刻,站在国土最西端,心中涌起无限自豪。

8月28日,N39沙漠探险基地让我们体验了塔克拉玛干的浩瀚。儿子、儿媳和大孙女梦兮乘坐越野车冲浪沙丘,体验刺激的沙漠越野;我与妻子带着盼兮骑骆驼,在悠悠驼铃声中体味大漠孤烟。下午在喀什古城观看了大型音乐歌舞剧《遇见喀什》,全剧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的起源、发展及保护历程,以万桐书夫妇等抢救“十二木卡姆”和阿曼尼莎汗坚守乐谱的传奇故事为主轴,融入喀什古城的历史基因与现代数字技术,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丝路文化的厚重底蕴。傍晚在骑士大观园就餐时,恰逢一场维吾尔族婚礼。餐食虽然简单,但新人与宾客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8月29日上午参观香妃园。这里不仅建筑精美,更因香妃的传奇爱情故事而充满浪漫色彩。我们漫步在伊斯兰风格的陵墓群中,回味《还珠格格》中那位来自西域的皇妃与乾隆皇帝的动人故事,在精美的琉璃砖和雕花廊柱间感受历史的温度。下午参观喀什博物馆,从汉代的“疏勒”到唐代的“伽师”,历史长卷在文物中徐徐展开。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出土的唐代文书,见证了这片土地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的联系。

8月30日清晨,在铁骆驼旅拍工作室,工作人员精心为我们化妆,挑选民族服饰。然后带着我们穿梭在喀什古城各个风景点拍照,身着民族服装的全家福,成为本次旅行最特别的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穿着自己定制的艾德莱斯绸服装漫步古城老街,虽然没有当地传统服饰那般隆重,但全家统一风格的艾德莱斯走在古街上,成了别的游客眼中的风景。傍晚,古城空气中飘散着烤馕的香气,我们循着香味找到了网红打卡点“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店门口垒着传统的馕坑,老师傅手法娴熟地将面饼贴在馕坑内壁,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热馕就出炉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品尝,刚出炉的馕带着麦香和芝麻香,外脆内软,让人回味无穷。然后,我们走进一家当地餐厅品尝正宗的手抓羊肉。大盘的羊肉配上皮牙子(洋葱),肉质鲜嫩多汁,蘸着特制的调料,让人大快朵颐。我们还品尝了拉条子、抓饭等特色美食,每一道都令人赞不绝口。席间,两个孙女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用手抓羊肉吃,虽然动作生疏,却体验到了最地道的饮食文化。

8月31日返程途中,舷窗下的雪山渐行渐远。我对梦兮、盼兮道:“到了新疆,才知道祖国有多大,明白什么是守望相助。”

此次南疆之行,从沙漠驼铃到冰川之巅,从自制艾德莱斯到民族旅拍,每个瞬间都弥足珍贵。维吾尔族的歌舞、塔吉克族的热情、柯尔克孜人的豪迈,共同编织着中华民族的多彩画卷。这是一次文化的沉浸体验,是一场生动的爱国教育,更是一次难忘的家庭之旅。南疆之大,大在山川壮美;南疆之美,美在文化交融;南疆之重,重在国土安宁。期待未来能再赴北疆,继续这片神奇土地的探索之旅。(孙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