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文化
传承红色审计精神 锻造新时代审计铁军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5-07-16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审计历史,继承和弘扬红色审计奋斗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推进廉政建设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也是百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历程缩影,纵观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发展历程,党在创建之初就高度重视党对审计工作领导,这一时期,党中央在组织领导革命运动的进程中,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审计局,专门负责审核罢工委员会下属各机关的经济开支,让“审计”这一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后来审计工作服务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财政管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发展经济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内部普遍设立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2年《宪法》对审计机关的职责、依法独立审计的原则和审计机关的设立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明确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1983年,我国最高审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审计新的起点和隆重的奠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机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起重要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在揭示重大经济贪腐、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提出“三个如”:一是如臂使指。审计监督要集中统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如影随形。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在形式上,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在内容上,兼顾质量和效率,形成实际的、实质的震慑。三是如雷贯耳。审计监督要权威高效,让审计监督能够顺畅实施、审计成果能够高效运用、审计作用能够有效发挥。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审计工作中,我们要赓续红色审计基因,坚持以立身立业立信为标尺,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审计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武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