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按照“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更加注重审计揭示问题的精准性,更加注重政策和财政支出的绩效性,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助力后发先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审计监督切入点,聚焦重大政策落实、重点资金绩效、重大项目推进,结合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确定审计专题,提高服务针对性,以高质量审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关注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情况,关注就业、教育、住房、“三农”等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关注财政、金融、国资国企、投资粮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管理以及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关注权力运行规范和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情况等,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
(三)强化统筹,一体实施。继续推进跨层级、跨专业、跨区域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通各专业审计内在联系,统筹政策落实、预算执行、项目推进、民生实事、资产管理和资源环境审计,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持续推进大数据审计,充分发挥金审三期平台分析功能,坚持数据先行,提高审计监督绩效。加强上下互动,构建全市审计“一盘棋”,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力量和成果,全力提高审计的整体效能。
(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恪守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审计专长和优势,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确保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相匹配,同时预留机动审计力量,以备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重大审计项目,切实增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
三、审计项目
(一)政策落实审计
连云港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
(二)财政审计
连云港市2022年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 连云港市2022年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2021至2022年度全市新冠防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2020至2022年度市级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2020至2022年度连云港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审计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异地新建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二期)项目预算执行审计、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期工程预算执行审计、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工程跟踪审计、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连云港市)及生态提升项目跟踪审计、江苏连云港临洪河口省级湿地公园(临洪河省级水利风景区)项目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盐河南路(新孔南路-迎宾大道)新建工程预算执行审计、大花果山景区渔湾游客中心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等。
(四)农业农村审计
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赣榆区粮食安全保障专项审计调查等。
(五)民生审计
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
(六)资源环境审计
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等。
(七)经济责任审计
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等。
(八)企业审计
国有企业2020至202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